为深入落实学校“十五五”科研与社会服务规划编制要求,紧扣“应用型、地方性、特色化”办学定位,推动外语学科科研与区域产业需求、社会服务深度融合,11月19日下午,OK138太阳集团在综二401会议室召开“十五五”科研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。OK138太阳集团院长周保国教授、院长助理易静教授、学术委员会成员及各系教师代表参会,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家海教授主持会议,受邀解读规划文件,共同为学院科研发展谋篇布局。

会议伊始,彭家海教授围绕“十五五”科研规划相关的两个核心文件展开解读,重点突出四大关键维度:一是科研现状梳理与优势凝练,二是区域产业需求对接(聚焦湖北省“51020”现代产业集群、武汉市“965”现代产业体系),三是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明确,四是体制机制与保障需求落地。他强调,规划编制需立足学校实际,打破传统思维局限,鼓励参会人员结合学科特色提出创新性思路,确保规划既具前瞻性又能落地见效。
院长助理易静教授结合学校发展定位,从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两大维度提出明确要求。在科技创新层面,她指出需以学科优势为抓手,推动“商务英语一流专业”实现突破性发展,通过科研反哺专业建设,提升学科竞争力;在社会服务层面,强调要强化科研与专业的深度联结,让科研方向贴合行业需求、服务地方发展,避免 科研与应用脱节,真正实现“以研促服、以服强研”的良性循环。
院长周保国教授围绕科研规划合理性、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展开深入分享,提出四方面关键建议:规划要锚定应用型目标,明确外语类、学前教育类等学科的科研方向需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吻合,在落实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,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,避免重教学轻科研的失衡;明晰科研“做什么”与“怎么做”,建议教师从自身兴趣与专业优势出发,精准选择研究内容,找到科研切入口,同时组建结构合理、力量集中的科研团队;强调积累与行动并重。他指出科研成果需长期积累,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科研实践,围绕规划确定的核心方向集中发力,避免分散精力;加强内外交流协作,提出要通过内部研讨、外部对接的方式,常态化开展科研活动,既要促进系内、跨系教师的经验分享,也要积极链接行业资源,为科研团队注入外部活力。
随后,学术委员会老师与各系教师代表围绕规划编制展开热烈讨论,结合专业特色提出诸多务实建议。如技术赋能研究,聚焦AI技术与学科融合,提出“AI +跨境电商”“AI +文本研究”“AI智能化文本分析”等方向,同时建议推进 “外语语料库建设”,以技术提升研究效率与成果质量;文化与教育融合,强调地方特色与专业结合,提出“外语+地方文化(荆楚文化)”“外语+儿童语言教育” 等路径,将文化传播、语言教学与科研深度绑定;服务“一老一小”需求,结合社会民生热点,建议重点布局“早期教育智慧平台开发”“老年服务管理”“托幼一体化”等研究方向,让科研更贴近基层需求、服务民生发展;强化教学科研联动,提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(如课程案例、实践项目),推动科研育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,助力一流课程与一流专业发展。
此次研讨会通过文件解读、院长领航、教师研讨的形式,进一步明确了OK138太阳集团“十五五”科研规划的核心方向——以“外语+”为抓手,紧扣“应用型、地方性、特色化”定位,对接区域产业与民生需求,推动科研与教学、社会服务深度融合。下一步,学院将汇总会议成果,结合学校要求完善《OK138太阳集团“十五五”科研与社会服务发展建议报告》,为学校编制专项规划提供“外语学科方案”,同时为学院后续科研资源配置、团队培育、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。 (通讯员:满丛英 孙灵灵)